寫得非常爛,但是還是紀錄一下因為我很推這部片。

---


<< 忠仔 >>,張作驥導演的第一部長片,很貼近紀錄片的寫實風格,故事裡的家庭那位叫阿基的弟弟有智能障礙,在卡夫卡聽了張作驥導演講了本片的故事背景也得知當初拍本片的動機有一項便是導演曾經在彰化一間看管青少年犯罪的收容所與其生活並拍攝相關紀錄片。


導演也提到送劇本跟拍電影是兩碼子事,有種東西叫”優良劇本”是送審用的,真正拍電影可能尋找的就只是”生活”最真實的呈現而已。倘若真要三言兩語,那劇情無非可以跟人說: 住在關渡平原的一家子,母親在人們婚禮娛樂觀眾表演謀生(算是戲子?),父親開計程車但成天酗酒,兩人早已分居卻沒辦離婚;同父異母的姐姐被父親強暴後,和一名黑道兄弟住一起,智障的弟弟則整天掛念著要去水溝裡挖螃蟹。年邁的外公在阿忠改歸母姓後,心滿意足地只盼望能回老家告慰祖先。


基本的背景,主要劇情果然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完了,這樣的劇本會有人願意出資拍攝嗎?然而其實在台灣的中下階層生活很可能在在俯拾即是這樣的題材。


真正在看過電影才知道,無論是方言的使用(這在近年成功的海角七號也是一個關鍵)甚至演員都是根據現實而找的,真的是智能障礙的弟弟阿基,母親是賣藝的等等。


從電影裡也可以看到青少年的成長的故事,主角阿忠真的是不學無術的少年嗎?如果仔細玩味,會發現雖然語言上是兇狠的,但是從他對家人的行動也許可以感受到他其實是有著溫暖的心,當然,也許講髒話才是在眾人間溝通的方式,怕的反而是不講髒話直接動手動腳的黑道,裡頭的八家將文化也深刻刻劃出請神送神都是用道具(八家將的道具)擊打血肉之軀。


假使看過這幾年的<< 蝴蝶 >>就會發現<< 忠仔 >>算是很客氣的了,驥導也提出他並非刻意著墨於底層人物的生活,而是他自己就是中下階層的人(當然,僅僅是比較幸運的剛好電影也是興趣然後剛好有機會負債拍電影做為職志)


  也許就是這樣的直接刻畫讓我動容,雖然這樣的電影,國片,總是給人票房毒藥的印象(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但是由於接觸到的真實世界與電影畫面越多和觀察到的視角漸增或許對一些小人物的觀感也會慢慢變得敏銳了,有些橋段的確讓人感到悲傷縱使劇中罵小孩的母親常常還是使我們看戲(觀影)的觀眾發噱大笑,也回想起每個童年不論是自身或是小學同學的父母親的"形象"(type)。



寫於6/26晚,

            於卡夫卡觀影.導演座談結束回到宿舍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沒有名字的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