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文/hypochon

     昨晚遊牧看《數位革命愛與恨》一直要到現在才能深吸一口氣平靜下來,影片開始先採訪了冰島音樂家Ólafur Arnalds談起他對自己定位的困擾:我的音樂在古典電台播放被說太流行、在流行電台播放被說太古典。Ólafur同時也接著談他利用網路徵件而從阿根廷覓得<Ljósið>這支MV作品的完成。

     影片大概有三分之一是跟著Ólafur的步伐(最後影片也結束在Ólafur到曼徹斯特跟整個交響樂團排練及演出的狀況) 剩下則是充滿著各式各樣精采的討論:例如訪問了Napster這個讓Mp3傳播有如病毒般迅速並侵犯了唱片業的始作俑者創辦人等。

    也有人談起這是個最黑暗的時代因為縱使YouTube點閱率破千萬的人,可能過幾年就被眾人所遺忘、被孤獨地拋棄;技術知識的容易取得讓所有人開始玩團、所有人都成為小說家、所有人都建立自己的臉書粉絲頁、都是藝術家,而這讓創作這件事顯得更良莠不齊劣幣驅逐良幣(試想創作都變成文創包裝的商品、欠缺撞擊人心的力道)

    但也有另一派辯論:你看,就是要這樣,這樣才有競爭,身處這樣的時代意味著你得更有才華、付出比別人更艱辛的努力來創作;然後更有趣的是樂團發唱片也只是一個採取的形式而已,現場(Live)顯得更為重要,有了音樂祭,那是有血有肉、更人性(human)的與觀眾深刻互動的交流體驗,這反而更可貴。(可惜影片談到的LCD Soundsystem已解散)


    影片好看的地方在於它並不嘗試給我們一個答案,只提說未來十年也得等到我們站到未來十年的基礎上往回頭看方能有個觀察比較,「做就對了」,如果你想創作;「做就對了」,這也是現代人面臨舊時代社群崩解,人的個體原子化,被現代性衝擊所必須仰賴的發聲管道,唯有透過「各種形式的創作」,「人類」才可以一點一滴的把「存在感」系統的慢慢地建立起來。


http://www.presspauseplay.com/ 電影的官網也把他們的影片放上去了,不過影展看得有中文翻譯當然比較省事: 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沒有名字的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